共绘美丽幸福山西新画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方向。
回望2023年,我省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省财政支出近八成用于民生,12件民生实事和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全部兑现,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6%,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启动实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蓝图绘就,使命在肩。新的一年里,全省上下将坚持保障基本和多元供给相结合,在高质量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民生优先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没想到岗位这么多!”从外地返乡的小梁,在山西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很快找到满意工作。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23年,我省城镇新增就业48.9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9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满足多元化就业需求,打造了山西模式、山西样本。就业稳,收入增。我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6%。
坚持民生优先,全省财政支出近八成用于民生,持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学校午饭有荤有素有水果,饭后还能阅读、下棋,太原市迎泽区第一实验小学校400多名学生在校午餐、午休。我省连续两年实施“放心午餐”工程,让家长省心、安心。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2023年我省完成10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和500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支持每个县至少办好一所优质公办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高中,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启动实施,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群众受灾,牵挂人心。2023年夏,海河流域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我省有效应对,97个县(市、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4.93万人紧急转移避险;2023年冬,低温雨雪冰冻造成垣曲县停电险情,我省果断处置守护了父老乡亲的生命财产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近年来,我省每年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急需解决且当年能够完成的重要事项列为民生实事,集中力量、上下一体高质高效完成。2023年,省政府承诺的12件民生实事和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全部兑现。2024年,我省15件重要民生事项接续加力办理,惠民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持续夯实民生幸福之基。
守护安康 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人民幸福,健康为要。去年,谷明彦的母亲胯骨骨折,在临猗县医院手术后,恢复良好。从北京赶回的谷明彦感慨地说:“如今亲人在家乡就医,也非常安心。”
2023年,健康山西建设加快推进,全方位建设4个国家级、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互联网 医疗健康”智慧服务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百姓在家门口方便就医。
医保报销更便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不断扩大,2023年,我省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87%,位列全国第5。
医保集采惠民生。2023年起,单颗种植牙告别万元时代,费用减半。我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集采,到2023年底,我省执行集采药品786种,居全国第一,平均降价50%以上,减轻了群众负担。
今年,我省深入实施“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新建5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开展15个县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试点,推动12所县医院达到三级服务能力水平,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中医药强省,深入实施百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同时,还将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出入院一站式、一网通支付等便民举措,切实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兜牢底线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事关民生福祉。我省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保障面更宽——全民参保持续推进,2023年着重推动非公经济、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扩面。晋城市完成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为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创造经验。残疾儿童开展抢救性康复救助连年进行,今年还将有4万人享受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继续开展扶残助学,帮助6500名大学生圆梦。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去年完成2.9万户的基础上,今年新增4万户……越来越多政策补短板、惠民生。
社保统筹层次和待遇更高——全国统筹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我省全国第二家纳入全国养老保险统筹信息系统。2023年起,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全面省级统筹,提前1年完成人社部目标任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贴等17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动态调整。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2023年,我省民政部门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力度,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救助保障,开展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开展“兜底解忧暖民心”行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施分类救助。全省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今年我省将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发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作用,通过“大数据比对 铁脚板摸排”找准救助对象,将信息推送医疗、教育、应急、人社等专项社会救助部门,及时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或其他救助帮扶,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文化惠民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山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绵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
山西坚定扛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红色文化,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过去一年,超300万人走进云冈石窟感受世界文化遗产之美,28万人次到大寨参观旅游,旅游收入由前年的几十万元增加到1200余万元……山西旅游市场全面复苏,聚焦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我省正在加快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越来越多游客在山西感悟中华文化、感受灿烂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家门口免费看大戏,我省连年实施“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文化惠民工程。2024年,将继续免费送戏下乡1万场。“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等深入推进,在2023年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或优惠开放基础上,2024年,我省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建设更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温暖人心,家门口小游园小公园休闲健身舒心惬意,就业社保服务走进行政村和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高质量发展助力高品质生活,城乡统筹宜居宜业,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展望未来,三晋大地,天更蓝、水更清、人民更幸福。(记者高建华)
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