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百年煤企焕发青春活力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艳辉
日前,位于河北唐山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成功获评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设立的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在一百多年发展进程中积淀的历史遗存,成为供全国中小学生研读工业文明的活教材,成为百年煤企焕发青春活力的新标签。
“文化有活力,精神有动力,产业有潜力。”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科舜坦言,“开滦历经沧桑依然保持活力、基业长青,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传承。”
百年煤企开滦集团多年来对工业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正是推动文化繁荣、践行新时代新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
特别能战斗 摆脱资源枯竭宿命
开滦煤矿始于1878年,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源头”。
企业一年靠打拼,十年靠制度,百年靠文化。“百年老店”开滦的尊龙官方平台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能战斗”尤其令人熟知。1922年,开滦煤矿工人曾发动震惊中外的“五矿同盟大罢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最高峰”。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论述了包括开滦工人阶级在内的第一次工人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力量,称赞“他们特别能战斗”,这成为开滦人的精神根脉。
近年来,为摆脱资源枯竭宿命,开滦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一边走出去寻找煤炭资源,一边凭借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管理、技术等经验,向各地矿山企业提供从建设施工到尊龙官方平台的技术支持、生产管理的全产业链服务。
如今,开滦在内蒙古的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已基本成形,煤炭产业基础更扎实。生产服务业则从无到有,在新疆、山西、陕西、吉林、四川等地和印度、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共托管矿井17座。发展框架拉开,乌金滚滚而来,百年煤企又焕发出青春风采。
特别能担当 探索转型排头兵
在开滦赵各庄矿,建于20世纪初的三座洋房依次排列,洋房院内紫藤缠绕,树木葱茏,古树下的石桌、石凳都是百年旧物。“这里曾是来自欧洲的煤矿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居所,这种洋房最多时有22套,足见当年赵各庄矿的兴旺与繁盛……”面向全国各地游客,讲解员不断重复着唐山工业历史的辉煌记忆。
百年时光倏忽过,2019年,赵各庄矿已关闭煤炭矿井。“这是责任,是担当,是开滦‘特别能战斗’精神在新时代呈现出来的新内涵。”苏科舜介绍,自2016年起,河北打响去产能硬仗,开滦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国企责任,累计退出煤炭产能2016万吨,唐山区域原有的11座矿井减少至6座。
勇于断臂的“特别能担当”绝不是无源之水。新中国初期,开滦工人舍小家为国家,奔赴17个省区市支援全国煤炭矿井建设,在此后的夺煤大会战中,周恩来总理还曾两次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数个矿井关停,开滦转型的步伐却顺势快进。近年来,企业进军煤化工、物流、金融、文化等多项产业,形成煤炭、煤化工、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三柱一新”产业格局,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综合性的大型能源集团,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元。
特别能创造 新赛道上竞风流
在开滦博物馆,设有一面展示企业各个历史阶段劳模风采的劳模墙。在开滦集团扎根30余年的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雨良说,企业一直培育并深入挖掘劳模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涌现各级劳模9081人次,其中省部级劳模421人次,全国劳模31人次,在文化引领下,劳模精神成为开滦的集体人格,成为激励企业基业长青的力量源泉。
今年5月,开滦员工邓晶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她所在的开滦煤化工板块也迎来了高光时刻:历经10年,终于攻克曾被国外垄断的聚甲醛纤维“卡脖子”生产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微米级聚甲醛纤维的研制和规模化量产,使开滦在新材料赛道上实现了新突破。
这样的创新突破在开滦已是常态。2022年,开滦研发投入21.36亿元,获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77项、国家授权专利79项。从零起步的煤化工产业,已实现一块煤产出67种化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
“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造,在开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一脉相承而又各具时代特质。”苏科舜告诉记者,“今后,我们仍要像挖掘煤炭一样挖掘文化资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滋养。”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0日 04版)
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