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湟鱼宝宝”回家记
仲夏清晨,高原古城西宁阳光遍洒,树木葱绿茂盛。望一眼窗外,青海湖裸鲤循环水培育车间负责人李瑾说:“今天是个好天气,非常适合运送‘湟鱼宝宝’回家。”
7月7日,李瑾在运送鱼苗的途中察看湟鱼情况。新华社记者 吕雪莉 摄
他口中的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是青海湖“水—鱼—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如果没有湟鱼,青海湖将是一片死湖。作为青海省立法保护的重点物种,湟鱼是严禁捕捞、销售和食用的。
过去由于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青海湖湟鱼一度濒临灭绝。2002年起,青海省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助力湟鱼种群恢复。每当湟鱼洄游产卵的季节,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将培育好的鱼苗运送回它们原先的采卵河道。近日,记者跟随运送鱼苗的车辆,探访“湟鱼宝宝”的回家之旅。
上午8时许,记者坐上了运送鱼苗的大货车,沿京藏高速离开西宁一路往西,驶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的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之一——沙柳河。
“这次运送的鱼苗,是去年同期在沙柳河采集的受精卵培育而成的。经过一年的人工繁育,平均体重10克,体长达到10厘米,具备摄食、游动和躲避天敌的能力。”一路上,李瑾热心地向记者讲解人工增殖放流湟鱼的注意事项。
7月7日,李瑾在放流鱼苗前检查水箱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相比自然繁衍的同龄湟鱼,人工繁育的鱼苗体格要更加健壮。”李瑾说,由于湟鱼生活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高寒地区,自然环境严酷,并且洄游过程中还面临被棕头鸥等鸟类捕食等危险,自然繁衍的成活率只有千分之二,而人工增殖放流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可以加快湟鱼资源量恢复。
车辆进入一处服务区后,缓缓停靠在路边。李瑾翻身跳下车去,爬上4米多高的车顶,打开水箱盖细细查看,有几条小鱼在水面上游动着,似乎好奇地向外张望。
看完鱼苗,李瑾又开始检查氧气管道。“运送鱼苗过程中要保持供氧。水箱里布满了氧气管,并且随着海拔的变化要调整供氧量。”李瑾介绍说,一个罐里有200升氧气,确保在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已到正午时分,李瑾再次爬上车顶去查看鱼苗。
“怎么样?”记者询问李瑾。
7月7日,这批湟鱼鱼苗即将放流至河水中。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都好着呢。现在海拔超过3000米了,需要把氧气再调大一点。”李瑾利索地调整氧气阀门,盖上水箱盖。“今年我们已经放流了1500多万尾鱼苗。”李瑾颇有几分自豪地说。
说话间,车已进入刚察县境内,抵达沙柳河畔。
李瑾不顾疲惫,熟练地爬上车,开始卸鱼苗。随着水流急冲而下,一尾尾鱼苗从水箱里涌出,它们翻滚着身体,好似从滑梯上飞快滑下,一咕噜翻起身,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仿佛在欢呼雀跃:“回家喽,回家喽”。
经过5个小时、近200公里的跋涉,又一批100万尾鱼苗重新回到生命出发的地方,奔赴母亲湖——青海湖的怀抱。
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刚察再现“半河清水半河鱼”奇观
从河岸望去,棕头鸥、鸬鹚等水鸟穿梭于水面,青海湖裸鲤逆流而上,开启它们的“生态循环之旅”,“人鱼共栖”“人鸟共乐”“人湖共存”的壮美画卷已成为藏城刚察独有的风景线。 [详细] -
青海湖断崖湟鱼密集扎堆 游客如梭一览奇景
7月盛夏,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青海湖断崖,众多省内外游客聚集于此,一览湟鱼洄游季的生命奇景。[详细] -
百万湟鱼鱼苗放归青海湖 增殖放流成各族群众盛大节日
7月7日,以“呵护生态文明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16届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暨观鱼节启幕。上万名各族群众在“海滨藏城”刚察县沙柳河畔,观赏“湟鱼洄游、鱼鸟共生”盛况,并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增殖放流活动中。[详细] -
青海湖湟鱼洄游季 再现“鱼鸟共生”生态景象
截至2022年,青海省已累计向青海湖放流裸鲤鱼种1.97亿尾,人工增殖放流贡献率达到2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