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付向琼,是土生土长的甘孜本地人,2014年参加工作,一直在甘孜公路分局。我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加上我都是在甘孜公路分局工作。”付向琼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多养护站的一名公路养护职工,寥寥几句自我介绍,道出了家中三代人与川藏线公路的深厚缘分。
图为付向琼介绍个人工作情况 摄影:张宇
付向琼的父母退休前在甘孜县和德格县交界处的66道班工作。她介绍道:“本来我父母亲不是一个道班的,母亲是67道班,父亲是在64道班。后来两人恋爱了,单位就把他们调到66道班一起工作。”
因为家中长辈都从事公路工作,可以说付向琼是在317国道上长大的,对于甘孜州公路的变化,她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因为路途远,小时候放假时才有机会去父母那里。那时候道班是不通电的,没有冰箱,夏天基本上看不见肉,只有冬天能吃到一点生肉,喝的水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付向琼回忆道,“养护职工的工作条件也很困难,我记得66道班的大门是一张铁丝网,父母上路作业全依靠人力,工作摩托车都很少,全是自行车或者靠走路。”
图为养护职工在午休时间打篮球 摄影:张宇
付向琼说:“其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小康中的小康了。我们已经解决了洗澡难、吃水难、吃菜难等问题。每个养护站都配备了冰箱,修了淋浴室,通了电,接了自来水。现在的工作模式是机械加人力,有雨雪天气等特殊情况时,单位会派出机械与养护职工一起开展工作。”
即便生活、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公路养护工作依然要面对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和不可预测的灾害抢险。对于付向琼成为一名公路人,父母虽为她担心,却也为她感到自豪。她说:“当得知我要继续在公路行业工作时,父亲感到十分欣慰。我们三代人都在公路行业,而且都是在甘孜分局,他觉得这是一种传承,所以为我感到骄傲。我说起来我是个路三代,也感到很自豪。”
图为2021年防冰工作情况:无挡墙处,为了防止路面结冰,需由人工堆砌泥巴墙,保证冬季道路安全畅通。天气回暖时,再由人工清扫泥巴。现在,甘孜分局所管辖道路都已修筑水泥挡墙,无需此步骤,是一项大改变 受访者供图
或许,让付向琼坚定选择公路行业的正是自幼耳濡目染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她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已经模糊的儿时记忆:那年雨季,甘孜县遭遇了洪灾,消防员在各处应急抢险,大家穿着橡胶雨鞋扛水泥,加高堤坝。公路养护工和邮电工人也自发组织防洪,道班上只留一名养护职工守班,其他人全部帮忙防洪。
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付向琼说得最多就的是“尽自己的努力”。她说:“如果遇到了车祸或者其他紧急情况,要排除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协助抢救伤员,尽自己的努力去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在一代又一代公路人的尽心修建和养护下,川藏公路连通着西藏,连接着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付向琼说:“大家的住房离公路越来越近了,以前的住房没有离公路这么近过,都是基本在半山腰或者靠近山尖上面一点。后来我们的路越修越好,越修越宽,大家觉得离公路近一点更方便。新建的住房也大多在公路两旁,方便出行和生活。”
图为临行前,养护职工们向川藏线采访组挥手致意 摄影:张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两路”建成通车60周年时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自通车以来,无数养护职工在“两路”沿线驻扎,保障公路畅通,他们是“两路”精神最直接的传承、最生动的体现、最响亮的弘扬。(中国西藏网 记者/张宇 陈浩力 登真巴珍 通讯员/洛绒拥西)
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