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大道长歌】那条路、那座城告诉我:父亲慕生忠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上)-尊龙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 2024-05-21 20:30: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在苍茫的“世界屋脊”上有这样一条公路,它以青海省格尔木为起点,蜿蜒曲折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山脉,跨越了黄河、长江等江河源头,一路延伸至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这是通往西藏的第一条公路——青藏公路。地处高原的戈壁荒漠上有这样一座现代化城市,半城绿树半城楼。这就是稳藏固疆、连接甘蒙的战略要地、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格尔木。 

  我们有幸在兰州聆听了“青藏公路之父”“格尔木的奠基者”慕生忠将军的女儿慕瑞峰、慕晓峰姐妹讲述这条公路、这座城市与慕将军的传奇故事。 


图为青海省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内慕生忠将军的塑像 摄影:王茜 

  与其他的修路任务不同,青藏公路的修建是我的父亲慕生忠远赴北京,主动请缨的。新中国成立初始,公路建设是国家列入计划后,实施修建的。但青藏公路是在国家“一五”计划中未列入的情况下,父亲主动提出实施的公路建设项目。他当时所承担的任务是为驻藏部队、党政军官兵解决粮食及物资供给问题和巩固西南边防。他想得长远,完成工作总会打破惯有思路,创造性、发展性地去完成——这是他的一贯特点。 

  经过实地考察在建的康(川)藏公路,两次踏勘拟从格尔木至拉萨的公路走向之后,1954年5月11日,父亲率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组成的六个施工队,拿着铁锹、十字镐头,从格尔木向拉萨方向,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开始了艰辛的修筑公路的伟大创举。 

  在修路过程中,父亲始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与干部工人同甘共苦。与施工现场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哪里最艰苦,他就出会现在哪里。用18磅的铁锤打钢钎钻爆破石眼,民工一次抡80下,父亲也一次打80下。公路修到沱沱河时,洪水冲毁了路基,他率先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搬石头抢修,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父亲已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自己的铁锨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他说在哪里牺牲了,就把他头朝哪里埋藏在那里。父亲的身体力行和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鼓舞了大家的信心,激发了全体参建人员战胜困难的决心,极大地推进了施工进度。他这种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至今仍鼓舞着我们。 


图为青藏公路纪念馆中展出图片:筑路人员正在施工 翻拍:王茜 

  经过全体筑路人员艰苦卓绝的拼搏,公路修筑如期跨过沱沱河,征服唐古拉山,凿开羊八井石峡……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上修通了青藏公路,于1954年12月15日通车到拉萨。人民日报于12月18日报道了公路建设史上的这一壮举。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建成通车,也标志着西藏结束了没有公路的历史。 


图为慕晓峰在翻阅当年人民日报关于青藏公路的报道 受访者供图 

  我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养成了善于调查研究的好作风。他是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而且记忆力很好,还能举一反三。不管是马列著作,还是古典文学、社会科学,他都积累了很多知识,而且,他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但不盲从,不迷信专家。 

  对于修筑青藏公路的可行性研究,父亲尊重公路工程专业人员的意见,讲科学,注重调查研究,问计于大自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观点。例如,当初研究修筑青藏公路时,首先要实地选择公路走向问题,了解当地的地理气候,如在拟经过的地段多少年内有没有洪水流经过的问题等等。父亲向毛主席汇报说做过调查,毛主席问,那里连人烟都没有,你如何去做调查的?向谁去调查的?父亲回答说,向大自然调查。把红柳砍下来剥层,按生长年轮剥层,四十几层就说明四十多年没有发生过洪水。说明这个地段与红柳年轮相对应的年份没有遭遇过洪水灾害。还有一件事例,父亲安排齐天然带领人员修建格尔木经敦煌至柳园的公路,当路修到察尔汗盐湖边上时,父亲主张选线从盐盖上通过,这样距离短,线行好,工程量小。但是遭到技术人员甚至外国专家的质疑,认为在盐盖上修公路,没有先例,不能长久通车使用。理由是教科书上规定,修筑公路路基的填筑物含盐量超过7%就要考虑改线避开。父亲就表示,百分之七不行,那百分之十七行不行?百分之七十行不行?百分之百行不行呢?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事实证明,父亲的判断是对的。公路修好了,被称为“万丈盐桥”,至今仍在行车使用。如果公路不从盐湖上通过,得绕行很长的距离。这一重要决策既减少了当时的建设成本,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运营和养护成本。 

  在修建天涯桥(后改名为“昆仑桥”)时,河水奔腾咆哮,桥面离水面仅有30米。临时用木头搭建的桥能不能过汽车?谁也不知道。工程师邓郁清登上第一辆汽车要测试这座木结构桥梁。我父亲发现后,一把将他拉下来,自己坐了上去,让他去前面看着指挥,并说,像我这种土八路出身的政委,今日死了,今日就有人来接替;明日死了,明天就有人来接替。你是咱们唯一的工程师,比我宝贵,死了,就沒人替了。后来邓工程师到我家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泪流满面。 


图为青藏公路纪念馆展出的铁锹等筑路工具 摄影:王茜 

  公路以格尔木为起点,穿过昆仑山、唐古拉山、沱沱河以及无人区蜿蜒前行。公路修到哪儿,父亲就为原本的无名之地起名起到哪儿。 

  我们一直很佩服父亲的记忆力和创造力。比如,将一个产煤炭的地方命名为“乌丽”,是不是很美?还有“开心岭”、“五道梁”。当时因为修路修过了沱沱河,大家很开心,父亲说过了这里,好事都会来了,所以要叫开心岭。而有些是为了铭记,比如韩滩,就为了纪念一位俢路施工不幸牺牲的韩姓驼工。除了创造新名,他还曾故意“改造”地名。比如过唐古拉山时,他告诉大家这里是“十二步山”——令人胆寒的唐古拉高峰也许只要十二步就迈过去了。还有“雪水河”“小江南”“不冻泉”等地名,他命名的这些地名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兄弟姐妹的名字里很多都有“峰”字,也许是父亲在修筑公路过程中不断挑战一座座高峰,希望开辟青藏公路的精神在我们身上延续。 


图为青藏公路纪念馆关于慕生忠将军生平事迹介绍 翻拍:王茜 

  后来,我们也曾经坐汽车走过青藏公路,当地军医专门为我们带了氧气。到了唐古拉山口,我们的高反变得特别明显——头痛欲裂、胸闷气喘,差点走不动路了。我们看到这里很多人走路也是一点一点挪动。可想而知,1954年修筑公路时是何等的艰苦!不过一把铁锹,一把镐头和一身力气!哪来的氧气供给!父亲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要铲土、抡镐、抬土,劈山架桥,当真称得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能一直保持着乐观。说老实话,我们太自豪了,而更为自豪的是,父亲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永远流传在人民心里。 

  大道长歌,山河为证,青山巍巍,精神永存。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为巩固西藏边防、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条路,建设中的艰辛与悲壮同在,行进中的孤独与惊艳交织。慕生忠将军带领的筑路大军以实际行动铸就践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如今,随着青藏公路全线贯通,铁路、输油管线、光缆等一条条西藏生命线沿着青藏公路相继建成,满载中华各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一条条洁白哈达,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吉祥。(中国西藏网 青藏线报道组/王茜 吴建颖 姚浩然 巫姗燕) 

(责编: 陈卫国 )

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尊龙最新登录首页的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